;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汽车芯片成为智能汽车的“大脑”和“神经”。尽管我国汽车芯片取了长足发展,逐步实现从“卡脖子”到自给自足,但是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在高端领域的探索仍然显得步履维艰。面对国际巨头的强势地位,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如何破局?
一、国产汽车芯片现状:
中低端稳健,高端待突破
1、高端芯片稀缺,结构失衡待解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显示,国产汽车芯片在中低端市场已初露锋芒,但在高端领域,如MCU、传感芯片等,仍严重依赖进口。
高端芯片在国产汽车芯片中的占比仅为18.2%,与中低端芯片的53.5%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结构失衡不仅束缚了国产汽车芯片的整体竞争力,也制约了智能网联汽车的飞速发展。
2、面临技术与市场双重挑战
技术层面,国产汽车芯片在工艺精度、可靠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以MCU为例,国际先进厂商的MCU已迈入32位甚至64位时代,而国内大部分产品仍停留在8位或16位。
市场层面,国际巨头凭借品牌优势和技术壁垒,牢牢占据高端汽车芯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2023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到约600亿美元,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电子等国际巨头独占鳌头。
不过全球供应链紧张为国产汽车芯片企业带来了一丝曙光。部分国际汽车芯片巨头供货延迟,为国产汽车芯片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但要抓住,还需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不断精进。
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产汽车芯片产业的双刃剑
1、挑战丛生,道路坎坷
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全球贸易环境动荡不安,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使国产汽车芯片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地缘政治的紧张态势可能促使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塑,国产汽车芯片企业需提前布局,积极应对。
技术迭代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促使汽车芯片技术不断革新。近五年来,汽车芯片的技术迭代周期已缩短至1.5年,较之前减少了一半。国产汽车芯片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紧跟技术潮流,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市场竞争白热化:国产汽车芯片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微薄的利润难以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企业需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以突破重围。
2、机遇难逢,蓄势待发
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头强劲,截至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大关,预计2024年全年销量将达1200万辆,2025年有望突破2000万辆,至2030年更将达到3000万辆的庞大规模,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国产汽车芯片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机遇。
国家政策全力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提供税收优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整车企业纷纷布局: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迅猛发展,国内众多车企深度参与到汽车芯片领域,目前,国内已经有十余家整车厂通过自研、合作研发或者投资的方式进入汽车芯片赛道,大幅加快了汽车芯片研发和上车应用的进度。
未来展望:
国产汽车芯片如何破局?
国产汽车芯片将依托摩尔定律的延续和技术创新,在性能、功耗、可靠性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Chiplet等先进封装技术的应用为高端市场突破提供了新的契机,预计2025年全球Chiplet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
同时,产业链上下游应该加强协同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将成为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展示实力、拓展市场、交流合作的宝贵平台。此展会不仅汇聚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顶尖企业和专家,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还特别设置了芯片论坛和研讨会,为业界提供深入交流的契机,期待您的到来,想了解更多活动详情请联系我们。
2025 我们北京见!
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
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
2025年2月21日至24日
我们在北京新国展二期等您!
2025展会规模概览
点赞、在看、留言区讨论
欢迎关注我们
带你了解新能源汽车圈